跳到主要內容區
 

【行銷蓉我說】 -傳播語藝與行銷

我們行銷系 「蓉君老師」是倫敦大學的傳播博士,將在這裡開啟一個新系列專欄,專門以傳播角度切入行銷應用,會帶入傳播理論知識,介紹傳播科技在行銷的應用,也會談論IMC等領域的發展….將更豐富且完整我們行銷系所同學的行銷視野~

以下是蓉君老師本周分享的序言

  新傳播科技發展至今,相信傳播工具已經是大眾熟悉的生活工具。在學術發展上,傳播學派已經跨過爭論是否為學派的一頁,在跨學科的時代裡,各種知識領域都是值得參考與應用的。除了廣告學研究適用於行銷學之外,在行銷學中的文案設計、溝通技巧與協商等,都是使用了「語言」為最基礎的傳播工具。

  語言,可以追朔回亞里斯多德(Aristotle)的哲學相關理論,語藝學(Rhetoric)/也有學者翻譯為修辭學,從Language到Rhetoric,其中的差異在於是否使用技巧來論述,也因此,有研究批評語藝為花言巧語和欺騙大眾的方法(Crowley & Hawhee, 1999, p.1)。 倘若使用得當,這是一門很好的說服藝術,因為語藝的本質就是說服(persuade)(Burke, 1969),從這樣的觀點進而延伸至行銷學研究,如此,傳播在行銷中的運用不僅止於廣告,而是從最原點的語言藝術來理解如何說服,並產生效果。   

  在新媒體發展的時代,語言能運用在網路社群的方式更廣、更多元,因此,相關的研究也逐漸發展。例如:使用迷因語藝能讓病毒式行銷更有效(Malodia, Dhir, Bilgihan, Sinha & Tikoo, 2022),Miles & Nilsson(2018)於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中特別探討現代行銷學與古典語藝學的關係,作為另一種行銷研究的取徑。傳播被理解為現代行銷學理論中重要的條件,因此McQuarrie & Mick(1992,1996, 1999,2003, 2009)開始研究平面廣告中的比喻語言(figurative language)以及圖片影像的語藝使用。 此外,語藝的符號建構(constructed),或者說是語藝的媒介作用(mediated)讓行銷的閱聽人也參與整個行銷活動,共同創造與互動性確認了語藝在行銷或廣告中的執行。在學術領域上也稱作為向語藝轉(rhetorical turn)(Simons, 1990, p. viii)。 

  品牌行銷中,人們對於權威的所產生的信任度,這是心理學範疇,但這也是古典哲學中提到語藝使用Ethos的策略,意即名人或代言人本身具備的德性訴求,進行品牌的行銷說服(Cialdini, 2001)。語藝所具備的辯論與競爭本質,幫助了解行銷在市場上競爭的環境與定位,透過agonism(積極、有效的交流溝通),而不是antagonism(具有惡意性的挑釁競爭),如此不同的品牌或產品可以理解到彼此的優勢與弱點,並且將具有價值的美德(virtue)展現,同樣地,這也適用於閱聽人,在競爭中,閱聽眾為群體,共同創造美德價值。對於研究來說,agonism的觀點提供了有趣的框架(Miles &Nilsson, 2018),換句話說,也就是古典哲學和語藝能運用在甲乙方的傳播溝通、理解閱聽人的心理、競爭談判技巧,進一步的透過語言理解,具備更有效率與品質的行銷傳播策略。 有許多傳播相關的知識與理論,能運用在行銷學中,過去常使用的學術名詞為「行銷傳播」。 本系列文章將以「傳播行銷學」為主題,探討更多實踐跨域的方法與運用。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