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 

【行銷蓉我說】 從政治行銷看網紅與意見領袖

本篇討論的是網紅政治與政治意見領袖之區別,以及在選舉期間,究竟網紅或意見領袖對於輿論的影響有多大,這些也都屬於網路與政治行銷的議題範疇。

台灣做為民主國家,每兩年一小選,四年一大選,網路對於政治議題與競選行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 

從網紅發起的回鄉投票影片可以看出,網路宣傳製作成本低、傳播速度快、分享動員強度高,並可引發主流新聞媒體的報導與網路討論聲量。事實上,網紅所擁有的閱聽眾除了黏著度高,還需具備準統計官能(quasi-statistical organ),1977年德國學者諾爾紐曼(Noelle-Neumann)提出沈默的螺旋理論(spiral of silence)指出,人都會害怕孤立,在表達意見前會先感知社會的優勢意見,如果自己的意見和大多數人相同,就會公開發聲,反之,可能就會選擇保持沈默。網路社群中,人們也是如此,網友會判斷社會的意見氣候,以決定自己要不要公開表達意見。如此,做為長期在新媒體環境中競爭的網紅,必然會知道當前議題的導向,與大眾對於事件的意見氣候為何,只要抓住主流意見,以自身的名氣與號召能力,進行宣傳,都可以達到有效的政治行銷。而需要聲量的大眾傳媒或是網路媒體,往往會主動建構出「主流意見」,這樣的主流意見不見得是真的大眾主流意見,而是刻意設計的議題走向,再藉由網路的特性,將被設計出的主流意見大量且快速的傳播至網路中。只是,建構出「主流意見」並非簡單的事情。

 

政治意見領袖和網紅不一樣,意見領袖長期對政治議題發表意見,可能本身就是政治人物,或是以時事發表為主要工作的網路意見領袖。因此,這些人是盡可能在帶動意見氣候(opinion climate)。

不論當前的主要社會傾向為何,網路政治意見領袖要維持一貫的基調與立場。意見領袖相對於網紅,進行的是口碑行銷。由於意見領袖本身的可信度、對政治的涉入度與知識,構成影響網路社群的政治議題意見氣候。

 

意見領袖與網紅相同之處在於,都試圖影響大眾,但網路政治意見領袖的原創性較高、與其他網路意見領袖的差異化程度較大;網紅則是抓住本就存在的主流意見,將之以有趣、有創意的方式包裝後宣傳。因此,在政治行銷需要選擇不同的網路紅人幫忙宣傳時,要考慮到其不同的功能性。

瀏覽數: